国产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91_国产精品无码91视频_亚洲清纯无码专区桃色

高考命題:分省還是統一?

發(fā)布日期:2011/11/28 來源:求是理論網-《光明日報》

古  曄

      分省命題:   

      風險加大,安全性受到質疑   

      質量下降,權威性受到挑戰(zhàn)   

      成本加大,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   

      為人才合理流動人為設置障礙,有違社會公平原則   

      高考關系到教育公平和社會穩(wěn)定,高考改革是全社會都在關注的話題。但目前我國實行的高考分省自主命題卻帶來諸多問題,而且愈演愈烈,不利于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因此,建議逐步恢復全國高考統一命題,并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A   

      分省自主命題現狀   

      我國目前的高考命題,采取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與分省自主命題相結合的方式。分省自主命題始于1985年,上海率先實行自主命題,2002年北京實行自主命題。2003年西南某地出現高考試題被盜事件,教育部決定從2004年起,分省自主命題的范圍擴大到天津、重慶、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湖南、湖北、遼寧9省市。同時,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全國卷也由過去的一套改為甲、乙、丙、丁四套。以后又有山東、江西、安徽、四川、陜西等省先后加入分省自主命題的行列。到2006年,全國共有16個省市實行分省自主命題。但是,由于多數省市只命制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主科的高考試題(有的只命制數學、英語兩科試題),文科綜合、理科綜合以及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仍然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試題。因此,所謂“分省自主命題”,也并不是完整意義上的“自主”。到目前為止,全國沒有一個省是全科命題的。完全的自主命題,從根本上也是行不通的。   

      B   

      分省自主命題的弊端   

      1命題風險加大,高考的安全性受到質疑   

      由于高考本身的高風險、高利害特點,要求必須公平、公正,而且要高度保密,因而安全性是高考的生命線。分省自主命題由原來教育部考試中心一個命題組擴大為17個命題組(即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組+16個分省命題組),這在客觀上使得高考命題隊伍擴大了十幾倍。與此同時,涉密人員的范圍也相應擴大,從而大大增加了命題組織管理的泄密風險。事實上,近年來的實踐表明,實行分省自主命題以后,給相關省市教育考試部門在考務管理上帶來了嚴重挑戰(zhàn)。一旦出現問題,往往也會從自身利益出發(fā),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tài)度。這也是有的省在實行幾年自主命題以后,重又委托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的原因。   

      2命題質量下降,高考的權威性受到挑戰(zhàn) 

      考試的科學性是除了安全性之外的又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題目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考生的前途和命運。高質量的試題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高水平的命題隊伍,二是高水平的考試命題組織管理系統。前者要求參與高考命題的專家既要了解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及其基本素養(yǎng),也要了解我國基礎教育特別是高中教育的現狀,還要對所參與命題的學科具有較深的造詣和命題經驗。后者對教育考試管理機構有著嚴格的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是我國專門的考試機構,對考試命題的組織管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遴選命題專家,而分省命題只能在本省范圍內物色命題專家。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高校分布不盡合理,有一些省份并沒有綜合類重點高校,學科能力先天不足,難以組織理想的命題專家隊伍。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有些自主命題的省份,缺乏穩(wěn)定的命題隊伍,有的甚至以中學教師為主,質量難以保證。從每年的《全國高考試卷評價報告》來看,有些分省自主命題的試卷根本沒有按照教育部統一制訂的《考試大綱》命題,出現“超綱”現象,而且每年的試題都會出現疏漏甚至錯誤。   

      3不利于人才合理流動,有違社會公平原則   

      目前我國鼓勵人才流動,大量專門人才在異地就業(yè),大批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造成不少學生不得不在父母工作地就讀,這在客觀上造成這部分學生學籍與戶籍分離,而現行的高考制度又規(guī)定考生必須在考生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這就為人才的合理流動人為地設置了障礙,有違社會公平公正的原則,也不符合建立人力資源強國的戰(zhàn)略?;謴腿珖y一高考,將使這部分考生在學籍所在地參加高考成為可能。   

      4命題成本明顯加大,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   

      分省自主命題的省份,各省教育考試管理機構在高考命題的組織管理方面水平不一,不少地方往往采取不惜工本、加大投入的方式。據了解,即使只命制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主科的省份,每年一般要花費數百萬元,有的省市甚至多達上千萬元。有的省市,命題教師與負責守衛(wèi)的武警幾乎達到1:1的配置比例。這不僅給命題專家?guī)順O大的精神壓力,也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使得有限的教育經費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此外,高考成績對基礎教育的辦學質量、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具有評估功能,而分省命題對于各?。ㄗ灾螀^(qū)、直轄市)基礎教育的辦學質量和對學生學業(yè)水平的評估評價變得模糊起來,因為不是一張試卷,缺乏統一的標準,也缺乏可比性。   

      C   

      逐步恢復全國統一高考命題的必要性   

      1符合國家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基本精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高等學校普通本科入學考試由全國統一組織;高等職業(yè)教育入學考試由各?。ㄗ灾螀^(qū)、直轄市)組織。探索實行高水平大學聯考。”因此,筆者建議,將高職高專從現有的高考中剝離出來,為滿足本科以上高校對選拔新生的要求,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比如,全國統一高考著眼于考生的能力考查,在此基礎上各高??梢栽黾犹厣疾?,從而為高校招生提供多樣選擇,有利于高校選拔合格的新生,提高辦學質量。而高考考試方式的變革需要集中人力物力,而分省考試顯然是難以做到的。   

      2符合我國高考改革公平、公正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九條規(guī)定:“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2009年,全國網友對新任教育部長的十大期待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強烈呼吁全國范圍內統一教材、統一參加高考、統一錄取分數線,還教育一個公平,還考生公平。”對招生考試而言,公平主要體現在機會均等和程序公平。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有利于高考本身的公平、公正和安全”,包括試題命制、評卷難易程度、分數、考務管理以及錄取的公平公正。當然,公平公正也是相對的,公平公正的程度與社會發(fā)展階段性密切相關。恢復全國統一高考命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風險,有利于在中學實施素質教育,從而更有利于保證高考的公平公正。   

      3符合精簡、高效的選拔原則   

      目前的高考分省命題與國際大學入學考試制度發(fā)展趨勢不相符合。比如,原來實行計劃經濟的前蘇聯本不實行全國統一考試,而由各高等學校單獨進行招生考試。后來的俄羅斯卻實行全國統一招生考試。實行市場經濟的西方各國多實行統一招生考試制度,只是統考的分數在錄取中所占比重可由各地自行確定。這樣,既保持了國家統一考試的嚴肅性,又有具體操作上的靈活性。顯然,統一考試反映了社會的進步,不僅體現了公正、公平的原則,而且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證試題質量,減少浪費,更加有利于建立一種高效率的人才選拔機制。   

      當然,分省自主命題具有更有利于發(fā)揮地方優(yōu)勢,突出地方人文特色、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促進地方課程開發(fā)等積極因素。但是,高考改革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綜合考量,逐步恢復全國統一命題顯然利大于弊。至于各高校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差異性,完全可以通過逐步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來解決。

打印本頁 導出pdf 關閉頁面